为什么学了很多知识却记不住?( 二 )


所以以教为学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 , 没有之一 。
如果我们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时候都以教学为标准 , 那么我相信每个人的学习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。
举个例子 , 如果你参加了一个写作训练营 , 学会了如何开始标题 , 你能不能把你学到的东西解码 , 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 , 结合自己的经验 , 重新编码 , 创建一个教你在头条号上打造10w 爆款标题课程?
如果你做到了 , 我相信你已经为扫清了道路 。
002.学习输出的其他6种模式
当然 , 除了比较难的课程开发 , 还有学习输出的其他6种模式 , 从易到难分别是记录笔记、思维导图、解读文章、对外分享、内化实践和复盘文章 。.如果你觉得做课程开发太难 , 那么这六种模式每个普通人都能做到 。
在这六种输出模式中 , 做笔记和画思维导图相对容易 , 因为它只需要机械地记录你的所见所闻 。当然思维导图是升级的 , 记录仪需要分析知识的思维框架 , 然后提炼呈现 。
我们来看看解读文章、对外分享、内化实践和写复盘文章.个人认为这四种输出模式应该是普通人学完之后做的 , 因为比单纯的听和背更有挑战性 , 需要加上自己的理解才能完成 。
每个人都听说过樊登先生 。他读了很多书 , 谈了很多书 。很多人都很羡慕 , 问他:“你是怎么做到的?谈一本书 , 你想读多少遍?”
樊登说 , 他的过程非常简单 。其实他看了一遍就把书放在一边 , 然后等了一个小时才把书录下来 。他拿出一张白纸 , 回忆书上写了什么 , 然后就可以解读了 。
这种现象在认知天性这本书里有解释 。这个过程叫做检索,也就是用大脑记忆的过程 。樊登还说 , 事实上 , 拿出一张白纸 , 回忆书中内容的过程 , 大脑必须经历痛苦 , 经历那些无法记忆的部分 , 然后努力努力去思考 。在努力的时候 , 你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想出来 , 这有助于你重新理解这件事 。前提是你得在那里搜而不读 。
“做笔记 , 学习7种输出模式”
刚才说的四种学习输出模式 , 无论是解读文章 , 还是与外界分享 , 内化练习 , 还是写重复文章 , 都是需要搜索的 。
检索是对大脑的考验 。有时候你能记住某个知识 , 但有时候你完全记不住 。这个挑战无疑会给你带来痛苦 。但那正是我所说的 , 学习越轻松 , 效果越不好 。
学习就是这样一个挑战自然的过程 , 只有刻苦学习才是深入持久的 。那些上课只拍几张照片保存在手机里然后发到朋友圈学习的人 , 就像是在沙上写字 。写 , 明天就消失了 。
因此 , 既然你已经学会了 , 你必须做出有挑战性的输出 , 你必须记住它 , 学习越轻松 , 效果越不好 。
003.不是要等到很厉害了才能开始 , 你要先开始才能变得很厉害!
有人又会提问 , 我是小白 , 怎么和别人分享?我不会写文章 。写出来会不会被嘲笑?
我曾经以为 , 只有当我足够的时候 , 我才能开始写作和分享 。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其实在成功的道路上 , 大部分问题都是可以通过先做一些事情来解决的 。